新生兒照護特殊狀況觀察與處理-(4)腹瀉




   腹瀉是指大便次數與糞量增加,且含水份較多,可能為稀水狀、具惡臭味、黏液多或含血絲的現象。嬰兒腹瀉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下列因素:
1.哺育食物不當:如飲食過量。
3.體質因素:如牛奶過敏、乳糖耐受不良等。
4.病原體感染:如細菌、病毒、寄生蟲、黴菌等。
5.先天性感染或構造異常:如新生兒肝炎、膽管阻塞等。
6.腸黏膜損傷
  改善的方法
1. 餵母奶的嬰兒,母奶不需要稀釋,可以持續餵。母奶是寶寶此時最佳的嬰兒食品。若有吃其他副食品,應先暫停餵食,若未改善則就要就醫治療。
2. 吃嬰兒配方奶粉的嬰兒輕微腹瀉時,少量多餐,若仍持續腹瀉,建議先就醫確認原因,依醫師建議稀釋奶粉比例或改餵食不含乳糖成分之止瀉奶粉。
3.如嬰兒已開始食用副食品,則先暫停餵食。然而寶寶有飢餓情形,可餵食米粉或米湯。當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先逐步調整比例回復每兩三天加回一種副食品。
4. 但若嬰兒大便次數多或帶有血便、發燒、哭鬧不安、嗜睡、腹脹及精神變差的現象,應盡快就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