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果未採適當的方式去維持乳汁分泌 ,寶寶將失去其最營養且最自然的食物,故如何促進乳汁分泌與維持泌乳是很重要的,所以希望媽媽可以藉由以下的方法協助使自己可以有充沛的乳量產生。
1.及早讓寶寶吸母奶
產後2~3天,幾乎所有媽媽都只分泌少量的母奶。因此,不需要著急,隨著供需原理,在寶寶想喝母奶就會拼命吸媽媽乳房,隨著寶寶的吸吮刺激能促進乳汁分泌。
2.不限制哺餵時間及頻率
寶寶想喝就給他喝,如果產後寶寶可以隨時吸吮乳房,奶水就會較快來。一開始嬰兒餵食可能較不規律,前一兩天只吃幾餐,幾天後可能吃的很勤,大多數在一兩週後就會發展自己的規律性。產後經常無限制的讓寶寶吸奶,可刺激泌乳激素,促進乳汁分泌,維持乳汁充盈。
3.兩邊乳房的餵食
很多母親或嬰兒會出現比較喜歡某一側乳房,但比較不用的另一側可能因為奶水未排空變的腫脹而停止製造奶水,因此,最好是兩側都要進行餵食,這一餐由右側下一餐從左側開始,讓兩側乳房都可以獲得刺激,或餵食後如乳房仍腫脹須進行奶水的排空,以維持乳汁的製造。
4.營養與飲水
很多媽媽會採取可增加奶水供應的食物、飲料或中藥。在台灣豬腳燉花生、麻油雞或各式魚湯都被認為是發奶水的食物,但須注意調理中使用過度酒精如每天喝超過每公斤一公克時,會降低噴反射,同時造成寶寶愛睡覺。另外,有媽媽發現韭菜、生麥芽及人參會使奶量減少,雖非絕對但建議盡量少食用。其實,餵母乳的媽媽重要是吃的營養均衡,在哺乳期間不要特別減肥。
水份攝取對婦女很重要,很多婦女會在特別在餵奶前攝取水分,然而喝過多的水並不能增加奶水供應,甚至會使奶水減少,因此媽媽們應在平時口渴時就補充水分,而非在餵奶前。
5. 放鬆心情
母奶的分泌極易受母親心情及身體狀況的影響,當情緒不佳、睡眠不足都會影響母奶分泌。放鬆心情,執行一些可以持情緒穩定的活動,如聽喜歡的音樂、或外出散步、與寶寶玩遊戲,因壓力過大會導致奶水減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